乌克兰为何公开承认暗杀普京未遂?
来源:新民晚报
据央视报道,乌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7月13日对媒体表示,开承“普京总统的认暗云南某某企业管理咨询销售部安全得到保障”。
这句话是杀普遂俄方对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相关言论的回应。
布达诺夫此前在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声称,乌克乌克兰方面曾试图暗杀普京,开承但是认暗没有成功。
刺杀言论发表于北约峰会后
作为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的杀普遂布达诺夫有关俄总统普京曾遭到乌方暗杀的讲话,正值北约峰会在美国召开之际。乌克在这一场峰会上,开承北约继续作出力挺乌克兰的认暗姿态,表示将对乌增加军援。杀普遂
图说: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乌克图源:GJ
2023年5月3日,开承克里姆林宫遭无人机袭击。认暗云南某某企业管理咨询销售部当时,俄罗斯指责乌克兰企图利用无人机袭击暗杀普京,但基辅方面否认与事件有关。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苟利武认为,布达诺夫此次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的身份公开承认乌情报部门曾对普京实施暗杀行动,“究其原因,在于乌克兰对自身长期对俄作战缺乏信心,对北约峰会的失望和美国大选前景的悲观”。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苟利武认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乌克兰就已经陷入军备和军费短缺的空前焦虑之中。虽然后续欧盟承诺提供资金援助,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国家以及日本也都与乌克兰签署了一些军事合作协定,但“远水难解近渴”。
“北约峰会虽然邀请乌克兰参加,俄乌冲突也是峰会讨论的重点议题。在乌克兰‘入约’等问题上,北约仅仅是老调重弹,继续给乌克兰画大饼,并不足以缓解乌克兰的焦虑。”苟利武分析道,“在这种背景之下,乌克兰不得不继续按照去年的既定方案,对俄罗斯本土的重要基础设施进行突袭。”
俄乌两国都将加强安保措施
针对布达诺夫的言论,佩斯科夫表示,来自基辅政权的威胁显而易见,“因此国家元首的安全会得到应有的保障”。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亦表示,布达诺夫的言论“给他自己打上恐怖分子的烙印”,“这让俄罗斯在承认乌克兰为恐怖主义国家的问题上又迈出了一步”。
图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图源:GJ
“此前,俄方曾主动披露,从2000年到2012年,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一次针对普京的暗杀行动。”苟利武表示,“而乌克兰媒体则宣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躲过至少十余次俄当局策划的暗杀事件。这就要求俄乌双方都格外重视和确保领导人安全。”而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3日在竞选集会上遭遇袭击,俄乌双方将愈加重视这一点,苟利武认为。
姜浩峰
(责任编辑:探索)
-
直播吧10月27日讯西甲第11轮,第78分钟,拉菲尼亚助攻,亚马尔破门,巴萨3-0领先皇马! ...[详细]
-
【军事专家:#解放军此次围岛演习有3个更加#】今天,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联合利剑2024B演习和此前有何不同?海军研究院专家郑宏解读: ①兵力布势更加立体。舰、机从台湾海峡 ...[详细]
-
10月11日,2024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半决赛进行,中国小将斯佳辉同特鲁姆普交手。本场比赛斯佳辉手感火热,打出了个人生涯首杆满分杆,此外还有两杆破百,最终斯佳辉6-2将特鲁姆普淘汰出局,职业生涯首次战胜 ...[详细]
-
近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脂血症、骨关节疾病、精神类疾病等8类慢性病明确纳入北京首批市级长期处方适用慢性病病种目录。 ...[详细]
-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26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警方26日说,该国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一安全检查站当天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7人死亡、3人受伤。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巴警方高级官员告诉新华社 ...[详细]
-
进入秋冬季,流感病毒也悄然而至。感染后,除了让人浑身疼痛、高烧不退、干咳,甚至会有致命危险。在众多预防措施中,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流感疫苗那么多,哪款最值得打?什么时间去打最合适?家里哪些 ...[详细]
-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尚凯元 青木 于文]经过20多天的磋商,中方赴布鲁塞尔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进行谈判的技术团队10月12日返回国内。中国商务部12日发布答记者问表示,自 ...[详细]
-
央视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县警长表示,12日,一名男子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加州科切拉谷竞选集会地附近被捕,这名男子携带武器和假通行证。当地警方称,该名男子可能计划 ...[详细]
-
来源:直播吧 直播吧10月27日讯西甲第11轮,第84分钟拉菲尼亚再入一球,巴萨4-0领先皇马!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13日,黎巴嫩南部 当地时间10月13日,黎巴嫩公共卫生部发表声明称,12日以军对黎巴嫩的袭击已致51人死亡,174人受伤。 自2023年10月8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已造成黎巴嫩2 ...[详细]